信了,也俱都是勇勐之人。
孙策下达命令道:「天已入夜,黄巾贼战不能久,令尔等三人,引三千精锐,即披挂上阵,两人协助凌操与乔绾交战,剩下一人,羊动诈抢城门,以此来逼迫黄巾贼撤军。给你们两个时辰。本将在此等候捷报!」
嘴上虽是轻蔑,身体却很是诚实,一个女子出现在战场上何等醒目,何况还是个漂亮、年轻的女子,孙策自然也仔细观察过,得出的结论差点自家都不敢置信,那乔绾的武勇连孙策都自问无必胜把握,自更清楚凌操绝非是她的对手,连忙便要派上帮手。
「喏!」
那三员校尉人人身高马大,面容彪悍,一看便是善战的勐士,闻言出列躬身接令,倒步退出帐外。
很快,集合军队的鼓角声此起彼伏,嚷叫的喊声,穿透寒意,在夜色中传出甚远。打起来的无数火把光芒,在帐幕外摇曳不定。孙策军纪森严,集合的时间不长,三千人整装出发。听着整齐的脚步声踏地远去,营中重归安静。
好一会,孙静才再度开口道:「伯符,你的判断或许不错,黄巾贼或许已渐衰败,或许已渐衰败,但是这些天里,我军也不是没有与他们有过夜战。」
「鏖战一宿的时候也曾有过。并且这一回王政又亲为擂鼓,可见其突围的决心之大。两个时辰...时间会不会有些短,稍嫌不够?」
「三叔,我突然想起一事。」孙策闻言看了眼孙静,突然扶额轻笑起来:「父亲在世时,曾甚为重用伯叙先生,有次父亲做出战略上的决定后去询问伯叙先生,三叔可知他是怎么回答的?」
「伯叙先生说,父亲如有疑问,可请谋士解之,此亦为谋主之则也,父亲若做出决断,便无需再询问任何人了,便是有疑,亦不可改,否则朝令夕改,威信何存?」
伯叙,便是长沙名士桓阶的字,在孙坚战死后,桓阶曾冒险求见刘表,索回孙坚尸体。而后曹操平定荆州,感念桓阶曾游说长沙太守张羡投曹,任命他当丞相主薄、赵郡太守。曹操建立魏国后,桓阶任虎贲中郎将、侍中。曹丕继位,桓阶任尚书令、侍中,封高乡亭侯,被曹丕视为寄命之臣。
孙静也是聪明人,闻言立刻醒悟过来,孙策这是借机提醒他,孙策固然是他的子侄,却也是如今的三军主帅,要提建议只能在他做出决断之前提,既然已做了决断,便再无人可以置喙,抱愧他这个亲叔叔也不行!
当即拱手退回,闭口不言。
前线的杀声越来越响,一波波的军报连绵不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