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我一语,聊到后面,王政笑吟吟地旧话重提,又请他出示墨宝。陆绩稍作谦逊,亦不扭捏,却没有去取旧作,而是泼墨挥毫,现场临写了一幅,做为回礼,送给王政。
王政打眼一看,登时便脱口赞道:“好字!”
这倒不是纯粹的吹捧,汉隶本就字体庄重,而陆绩挥毫更是蚕头燕尾、一波三折,愈发显得雄阔严整,甚和王政这种武夫的审美。
“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
这句话出自《史记.商君列传》,说的是能够从不同意见中选出最正确的一条且听从是真正的聪慧,能够看透表面现象而悟到内在本质的人才是真正的明理,至于那些能够克制住自己的欲望,战胜自己的弱点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商君自然便是卫人公孙鞅,其入秦之前,秦人仍未脱戎狄之俗,国力弱小,被其他诸国视为蛮夷,之后一跃而成头等强国,更为日后祖龙嬴政一统天下奠定了基础。
意有所指啊...
王政看了陆绩一眼,笑了笑道:“承蒙厚意,公纪兄金石良言,政必铭刻肺腑。”
眼见王政点到即止,再无下文,陆绩眉头一挑,突然甩了下袖子,直接拜倒在地。
王政慌忙要去扶他:“公纪兄怎么忽然行此大礼?”
陆绩这次却不像门外时轻易起来,只是坚持俯首拜地,神情肃然道:“绩方才所言,王州牧避而不答,此乃交浅之下,犹有见疑,人之常情也。”
“然而绩因为不是轻重之人,所言句句出自肺腑,下午王校尉言道,徐州牧欲来登门拜访,想吾一介都尉,位卑德薄,何敢劳徐州牧大驾?之所以没有拒绝,厚颜答应,是因为考虑到徐州牧现今在寿春为客,若是绩前往使馆求见,必惹人疑。”
“反过来,徐州牧不以绩之卑鄙,亲临寒舍,却可显出礼贤下士的胸怀,且不惹人疑。吾年少不才,愿为州牧马骨!”
其实这话都是虚话,无论是王政的眼里,还是此时对其见疑的杨弘眼里,陆绩最重要的身份,都只有一个,那就是城守副官的职衔,什么吴郡陆氏的嫡裔简直微不足道。
陆绩若是去主动拜访王政,自然会让杨弘这等有心人警惕大深,更会立刻告知袁术,难道王政登门陆府,便不会了吗?
说白了,不过是相比如今被无数人关注的使馆,陆府的目标没那么明显了,泄露的风险自然也便降低了。
而以王政的身手和体质,他若想瞒过一众馆外的耳目,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