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璀璨,能人众多,贤士辈出,刘景升又素有好士之名,向来就得宽厚之誉,想必在他的麾下,肯定是不会缺乏有才的能人,于我扬州而论,于出使荆州的我而言,接下来他们都会成为对立的一方...」
「公瑾你是知兵之人,当知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而这些都是临战之前便要做的功夫,时间仓促之下,刘表的心思如何,本地阻力多少,咱们皆是不知,又能想出什么良策?」
「如今既至荆州,形势譬如两国列阵,临阵决战,号角响、战鼓鸣,即将冲杀,这时能做的不过是「奋勇向前,临机应变」八字罢了,要说良策,这便是我的良策!」
马蹄声声之中,使者团已进了内城,不久之后来到了刘表的府邸门前。
借粮是公事,按道理自然该去州牧办公的监察院,但从周瑜提醒之后知道此行阻力重重,暂时没有解决的办法之下,鲁肃便想着绕过他们,直接去面见刘表,既然小鬼难缠,那便直接找阎王便是。
这也正是使者团从进入荆州境内便乔装微服,没有大张旗鼓地打出扬州官方旗号的原因,正是为了避人耳目!
......
「河溃蚁孔端,山坏由猿穴。谗邪害公正。浮云翳白日...。唉,世道之艰,尽见于此。」
刘表的府邸后苑,此时正有朗朗话语从一处亭阁内不断传出,混入了和风细雨之中。
荆楚之地,人情好扰,民性悍勇,加上四周因战乱而骇震,贼众又互相煽动生事,本是甚为尚武,但自刘表为州牧以来,重文尊儒,广立官学,在令得境内恢复端靖的同时,风气亦为之一变,尤其近年时局愈发混乱,诸侯争斗不休,士子们心郁难耐,既恨乱臣不良,又怜国祚不幸,时不时便要约上亲朋嘉宾,闻香饮酒,暗贬时政,兴浓至兴尽归,大有昔日战国齐国的清流风仪。
「正因世道艰难,吾辈更当砥砺前行,正所谓天行健,君子应自强不息。」
一个青年文士慷慨说道:「便如文举公的此作,幸托不肖躯,且当猛虎步。安能苦一身,与世同举厝。情辞之悲慷怜悯,令人扼腕叹息,当浮一杯浊酒,以慰心伤。」
评诗者姓韩名嵩,字德高,乃豫州义阳人,少好学,贫不改志。因见天下将大乱,遂与好友数人隐居郦西山中。后事刘表为别驾,转从事中郎。
「诗由意生,足见孔国相忧国忧民之心,只可惜天不假年,竟遭贼寇吴胜所害!」
另一个文士接口说道,此人明叫伊籍,为刘表帐下主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