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已抵至,连身在城北军营的你都赶了过来,却独独少了一人,你没发现吗?”
此话一出,不仅文聘神情一变,在场的文武官员皆是心中一动,放眼顾盼,这才惊讶的发现,刘表都已逝世了,刘琦竟然还没有出现,登时喧哗四起。
“大公子人呢?怎么到现在都还没有露面?”
“主公弃世...竟不出现,那可是大不孝啊!”
“这...”
文聘本来高昂的气势登时衰竭,他方才还说刘琦从无失德之举,结果立刻便被蒯良狠狠打脸,两汉是真正的以孝治天下,与后世诸朝皆有不同,社会主流的价值观里,推崇天性的亲养之恩超乎一切,包括忠君爱国。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在汉代即使父亲犯了谋反这样大逆不道的重罪,法律也不允许儿子告发,否则将以不孝罪处死。
也正是因此,刘琦到现在没有出现的后果,算的上是十分严重的失德之举!
“主公其实并没有责怪大公子的意思,只不过...”
蒯良对着文聘解释道:“群臣皆至,二公子和其他的亲卷也都来了,独独少了大公子一人,不管原因如何,都是有违孝道,失德之人若是即位,必有灾秧,主公在弥留之际最终做出了让二公子继位的决定,也是为了大局着想。”
文聘默然,蒯良这番解释倒是合情合理了。
他之所以坚持认为蔡冒等人所说的口谕是假,便是因为当日密探之时,刘表不仅透露了要打压蔡冒的意图,也明确表示过了不会废长立幼,接下来会好好培养刘琦,让其未来继任为荆州牧。
既然如此,怎会短短数日就突然又改变了心意呢?
但要是说为了大局,倒的确不好说了。
因为蔡冒所提供的那份药物没有任何毒,刘表的中风,死亡虽然突兀,却都显得十分自然,所以直到目前为止,除了当事人的蔡冒和刘琮之外,几乎没有人发现事情的真相。
既然如此,在文聘这些不知情人的眼中,得知自己命不久矣之后,刘表做出了妥协,为了大局改便心意,让刘琦继任,是能说得通的。
因为还没来得及剪除蔡冒及蔡氏一族的势力,若是再坚持立“不孝”的刘琦为荆州之主,很大可能会让荆州立刻陷入一场内乱,甚至让虎视眈眈的州外势力,如王政、曹操等人也有了兴兵讨伐的理由!
“既是主公遗嘱...”
思忖了良久,权衡利弊之下,即便心中犹有狐疑,作为南阳人的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