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李皓显然也不是这么好找的,因为一直到进入内城靠近司天监开始,展露出来的才是李皓的真容。
跟监正见面,用一副假面孔未免有些太过失礼。
在此之前的那段路程,李皓一直顶着李相夷的容颜,甚至连衣物都在变换容貌时随之更换,所能留下的有用线索寥寥无几。
倘若一直如此隐藏下去,恐怕即便是魏渊想要找到他,也得费上一番不小的周折。
然而,李皓之前跟监正说的是真心话,自己是真打算去找怀庆毛遂自荐。
毕竟这还是在皇权还算鼎盛的大奉,不去选择一方加入,就想要搅动风云,未免有些困难,而且重点是李皓的时间还很紧张,没有功夫来慢慢布局。
而在朝中诸多势力里,监正给人的压迫感太强,而且司天监本身也不干涉朝政。
魏渊则是心眼太多,加入他麾下,光是跟他斗心眼就够累的。
至于以首辅王贞文为首的王党,以及以誉王为首的勋贵集团,两者各有其难处。
文臣做事顾虑重重,且李皓并无科举正途出身,即便想要加入,也难以获得多高的地位。
而勋贵集团的权势则依附于皇帝,这与李皓所追求的方向背道而驰。
云鹿书院自然是要去的,但他们在朝中并无多少势力,加入与否并无太大区别。
所以只能从皇子、皇女们中挑选,那肯定就是直接找怀庆这个最终胜利者最好。
尤其是从李皓之前跟平阳处问询的情况,这位怀庆公主无论是样貌、才智,都对得起中种种描写。
不过上门自荐也不能空手而去,一块合适的敲门砖总是要选好的。
为此,李皓只能是再次做一回文抄公,把诗仙当初做的一首干谒诗给拿了出来。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时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倒不是说李皓就不会写诗,毕竟已经经历过这么多古代世界,跟着学了不少的诗词文章,可那得看跟谁比了。
但李皓也不是光做文抄公,诗自己是没机会赶上诗仙的,可在作画和书法一道上,李皓还是有些信心的。
就着这首干谒诗,李皓在心中细细揣摩着每一个字句,手中笔走龙蛇,开始在宣纸上挥洒自如。
不仅要将这首诗的意境完全展现出来,更要在这份礼物上加上自己的独特印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