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在长史府,派出了长史葛诚去北平都司衙门,协商按察司和北平都司的矛盾。
连长史都派去了,可见朱棣对按察司王礼的重视。
许多人都在等。
等啊等。
当人们失去了耐心的时候,传来葛诚和陈亨的争吵,为了此事闹到这个地步。
许多人觉得是不是自己太过分了。
“放屁。”
“陈亨是燕山卫出身,他会违背燕王?我看啊,就是想把事情拖过去。”
无论人们怎么想,各衙门之间的来来往往,让时间还是过去了。
拖字诀真的很厉害。
但是朱高炽绝对不允许中华重工有这种风气。
军商联合办的大管事马王宣,访问了张德辉的矿场,作为北平地区最大的矿场主之一。
张德辉的矿场规模,和技术水平保持在前列。
“以往的矿场采矿,因为市场需求的原因,产量并不高。”张德辉亲自作陪马王宣。
马王宣来的目的,了解矿场的运作情况只是手段,最终目的是优化矿场军籍工人的管理。
张德辉说到这里,忍不住笑了起来。
“其实当年的产量,老夫是满意的,不过比起现在的产量,的确是不值一提。”
“老夫从来没有想过,市场对煤炭的需求会达到这种规模,并还在快速增加中。”
北平的变化,不只是老百姓们看得见,他们这些大商人要看得更加的清晰。
“老夫的矿场,以前只有几百人,现在却有了数千人,工人人数增加了十倍,但是产量增加了百倍。”
张德辉自豪的说道。
马王宣很理解,他以前在文书房工作,又调去其他部门,如今管理军商联合办。
在这高深的话题上,马王宣有高度的认知,“这是因为规模化带来的变化。”
张德辉离开中华重工的早,工厂文化在他身上展现的不多,不过他还是有这方面的认知。
矿场的隧道变得宽广,在隧道上铺设了简易铁道,马匹拉着运煤矿的车,从地底下走到地面上。
“在没有蒸汽机的时候,向下挖的越深,等出现地下水时,这座矿井就无用了。”
“因为通道狭窄,矿工需要爬行来行动,所以人力很难解决地下水问题,成本非常高,无法承受。”
“当有了蒸汽机,这个问题可以被解决。”
“以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