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肯定可以的师父!~”
“保肢术这条赛道非常非常宽,我也觉得,肯定有其他的师兄弟,还有老师,回探索出与毁损伤非常近似的通路出来。”
“这一步,需要他们自己去走,而不是由我来强行投喂。”
“我之前拒绝再与刘煌龙教授进一步深化合作,就给他说过类似的话。”
“方子业可以只属于中南医院,但是中南医院不能只属于方子业或者某一个人。”
“否则就是昙花一现。”
“而如果有人引路的情况下,都没有办法去探索近似的道路,不去培养创新的能力,那么昙花一现,也就昙花一现。”
“否则被捧得更高,只会摔得越疼。”方子业觉得自己思考问题的角度越来越宽泛了。
思考问题的时候,考虑的点也会越来越宏观。
但没办法,你站到了那一个层面,你就不得不考虑这些东西。
很简单,就是继承能力和兜底能力。
吴轩奇的锐气够了吧?但他的守成能力,或者说兜底能力不如方子业,所以他在方子业面前,方子业就可以不把他当作对手。
袁威宏的开拓能力也很强,科研思维比较敏锐,但终究袁威宏老师也差一点守不住自己的‘家业’!
吃一堑长一智。
如果有一天,其他医院将中南医院的毁损伤保肢术这个优势位都给取代了,那么中南医院就活该昙花一现。
自然,被取代肯定没有那么容易。
需要其他医院的一代甚至几代人来功破山头。
中南医院也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去守这些山头,守住自己的山头。
其他人弯道超车,或者另立山门,都先不要去管。
可以去了解,但不要跟风。
跟风的结果必然是“死路一条”!
“子业,看来,你去疗养院,真的学了很多东西,你如今看问题的广度,比你老师还要宽泛一些。”袁威宏的语气谨慎。
并不是苍老,也不是觉得自己老了很多,而是实实在在地佩服方子业如今的眼界与看问题的角度。
“师父,我就算再优秀,也是您培养出来的呀?”
“师父,今天早上的这些话,您应该提前和我沟通一下的,您不能觉得我在疗养院里做什么事,我就会在中南医院理所应当地做同样的事情。”
“疗养院和我们医院的运行规则不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