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有好几次,郝运都是跟着安小曦出去玩了,但是在片场工作的时候,郝运比任何人都要认真。
他的表演准确、高效,似乎一瞬间就能领悟到导演想要的效果,并且没有丝毫偏差的给执行到位。
在拍戏的空挡,郝运也不像别人那样往椅子上一瘫,或者出去找找乐子。
郝运大部分的时间都是拿着书在看。
就比如他最近要拍《海边的曼彻斯特》,他就在看各种相关的资料。
有各种类似的新闻,还有各种心理学的书籍。
他还会在阅读的同时用笔在本子上速记,大家习惯了之后就不再去打扰他了,因为都知道他在做正经事。
收拾完行李,郝运并没有回国。
他打算拍完《海边的曼彻斯特》再回去,到时候大概就是一月份,正好回去过年。
如果拍摄再顺利一些的话,可能十二月份就拍完了。
毕竟这部戏场景比较单一,也不需要太多的自然环境配合。
只需要下雪,然后雪停了就可以拍。
大家经常听到的曼彻斯特是全英国仅次于伦敦的第二大的城市,拥有五十多万人口的工业、摇滚与足球之城。
郝运在第一次看到这个剧本的时候都是这样印象。
后来他看到了剧本里多次出现的波士顿,才明白电影《海边的曼彻斯特》讲的是一个截然不同的地方:
在米果马萨诸纳州的首府波士顿以北三十余公里大约一个小时车程的海角Cape Ann,有一座只有五千人生活的平静小镇。
这个小镇的名字原本就叫曼彻斯特,1989年当地居民发起了活动,为了要与英国的大城市曼彻斯特区别要求把小镇的名字改为“海边的曼彻斯特”(Manchester-by-the-sea)。
另外,米果新罕布什尔州的最大工商业城市也叫曼彻斯特。
但是他们都不叫“海边的曼彻斯特”。
这里的海滩海沙细腻,踩上去会发出唱歌一样的声音。
镇子小到人人都能叫出对方的名字。
郝运没有去踩他们据说会唱歌的沙滩,他的衣服带少了,下了飞机坐车来到小镇,差点就被冻成了狗。
到了剧组给安排的住处,坐在壁炉边上才慢慢的温暖起来。
这个时候才10月25号。
其实马萨诸纳州在米果的东北部,而海边的曼彻斯特的纬度正与华夏城市长春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