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在回家路上,他不免对最近的收获做个总结,也给之后的发展方向定个基调。
首先还是手术支持方面的东西,器械和药物的极度缺乏是阻拦手术成功的最大障碍。
最需要第一时间量产的就是催产素,面对那么多需要剖宫产的产妇,这就是救命药。至于其他药物的研发就不太好办了,卡维对制药了解不多,等进了大学找上生物、化学、生理方面的专家才能慢慢做研究。
但器械就不同了,那是他天天都要用的吃饭家伙,完全可以做改良。
现在的手术器械没有统一,每个医生都有自己一套用惯的器具,十分个性化。卡维还没有属于自己的手术器械箱,手里那套还是伊格纳茨淘汰下来的,也就手术刀保养得不错。
手术用得最多最频繁的还是鸦喙钳,伊格纳茨给的这套钳子用了很多年,咬合力小,钳齿也已经磨平了,更新换代迫在眉睫。
而且单一的鸦喙钳也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手术,卡维必须按功能多准备些“特殊”的鸦喙钳。
比如应对组织出血的普通止血钳;【2】
夹闭微小血管的蚊式血管钳;
抓持血管的组织钳;
钳夹肌肉韧带的可可钳;
应对深度组织的直角钳。
此外缝合针也需要改进。
现在缝合针弧度很小,卡维需要一些大弧度的缝合针来施展一些更精细的缝合操作。比如应用最广的1/2弧和3/8弧两种。【3】
至于传统角针、反角针针之类对工艺要求太高,针尖针体他就只能随意了,【4】
如果有足够技术支持的话,缝合线倒是需要好好升级一下。现在单纯的羊肠线根本不够用,打松了怕滑结,打紧了又很容易拉断。一台手术断线个三两次是正常的,但要是每个结都断就很毁心态。
不管是药还是器械都需要钱,卡维只能找拉斯洛慢慢谈。他涉及许多产业,对制作和销售更有发言权。
除开这些,卡维剩下要做的全是些动笔杆子的书面工作。
首先他得尽快准备一些文章,结构不用太复杂,普通综述的水平就行,不然会显得特别突兀。因为这个年代只要够新奇,或者说能证明某些理论,就连不足200字的书信记录都能被刊登在BMJ上。【5】
卡维实在没必要太招摇,只需要将手术记录写一遍,稍加润色就醒了。
至于发稿的期刊,他也不会在一棵树上吊死,擅长的语言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