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既要又要,最后是什么都得不到。
人啊,要懂得舍弃。
拿到这个方案,肯定不同意啊,明明大军压境了,国军的军官还在互相扯皮。这是中外战争史上最为奇葩的方案。
真不知道,这种方案是怎么出现在娘希匹面前,他还同意签发执行。
“雨庵,中原战事恐难以扭转了。”
“在计划初期,我的建议是放弃郑、封地区,集中兵力跟华野碰,一举歼灭其主力,扭转战局。”
“过早的放弃了两座重要城市,到现在都没有执行新的计划,很多事,宁可不做,也比做一半好啊。”
雨庵拿出雪茄放在嘴里,自嘲的笑了笑。
有刘大将军这样的指挥,能扭转战局才怪了。
不管如何,国军的将领至少得到了他们想要的东西,把兵团全部汇合起来,向徐州撤退。
开战前双方大致部署情况(盗了个图,有点难画)
沿陇海路一线,主要有国军的几个主力兵团。
分别是刘如明、邱清泉、李弥、黄百韬、孙元良,还有连云港地区的44军,基本沿铁路线一条长蛇部署。
在确定了作战的计划后,最想撤到徐州的是黄百韬。
为啥呢,他的北部是华野的主力,而且手上多杂牌军。战斗力相较于其他的几个兵团,属于吊车尾的存在。
兵团实力上最弱的自己,很可能就是华野的下一个歼灭目标。
迫不及待的想提前撤退,可这时候刘大将军却突然把44军划归到第7兵团,由黄来统一调配。
同时也必须等44军会合后,才能撤离。
为什么非要等44军,原因无他,该军手上有从城内撤出的大量钱财,随军一同往徐州方向撤退。
明明是挺严谨的一件事情,秘密撤退,形成兵力汇拢。
但44军的军长竟然是最后接到撤退消息的,他在海州驻扎的时候,这边的大商人率先接到了撤退的消息。
收敛了财富后,找到了44军,称受剿总命令,跟他一起撤回徐州。
给李延年搞得一头雾水,“什么命令,我没接到撤退命令啊。”
特意向剿总司令部打了电话,这才得知44军归入第七兵团,要向徐州方向撤退。
尼玛,打仗怎么能跟儿戏一样呢。
这群高层军官,第一时间考虑的是手下商户的得失,本应该秘密撤退的军令,变成了他们私自谋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