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有意结纳郑魔君,当即拿出芒砀山大当家的豪爽架势,哈哈拱手:“郑兄,小弟初涉江南,便闻你‘魔君’之名,只恨未能早见。“
郑魔君见他周身道气盎然,也自觉得亲近,连忙还礼道:“‘混世魔王’好名,在下也是久闻……看仁兄面色,莫非受伤了么?”
樊瑞摆摆手,便把此前如何施法作战略说一遭,笑道:“却是小弟修为有限,有些透支元气,待打完此仗,养一养便无碍。”
郑彪听他说到请神将大败姚兴一节,大是诧异,自家也会差不多的法儿,如何对上姚兴,一刀便被破解?
不由纳闷道:“小弟的请神术,请的乃是护法天神韦陀菩萨,不知仁兄所请却是哪位仙家?”
樊瑞笑道:“小弟请的乃是保生大帝麾下三十六神将之中的必大将。”
两个对了根底,郑彪更是诧异——
原来这所谓保生大帝者,得道不过百年,生前乃是宋皇治下福建路泉州府同安县积善里白礁村的一位医士,姓吴名夲,曾举科举,官任御史,后受昆仑山西王母点化传法,辞官修道,道号悟真。
这位吴悟真一生不食荤,不娶妻,悬壶济世,不问贵贱,一生活人无数,景祐三年羽化于家。
后有人重病难医,立其塑像而参拜,其疾立愈,朝廷闻之灵异,册封成神,建慈济宫以为道场,即保生大帝也。
然而必大将只是这位保生大帝麾下三十六神将之一,这个来头,比之名声赫赫的韦陀菩萨,却又不免远逊。
樊瑞见他不解,便把必大将吞食了扶桑三大式神、自此威能大增一事悉相诉告。
郑彪听了瞠目结舌,却是从不知这门术法竟有这么个进阶的路子,惊喜之余,又不由大为感动,暗自道:这等窍门,放在我手里,定是只传亲儿子的大秘密,这位樊老兄居然就这般告诉了我,可见梁山好汉,义薄云天四字,当真不虚!若和这些人结交、做的兄弟,却是不枉此生了。
曹操眼神一瞥,见郑彪满脸心折神色,暗自微笑,也不去管他两个,顾自领兵往深处杀去。
却说王禀三个败到童贯处,诉说了交战情形,童贯皱眉道:“此洞里摆布不开大军,这般厮杀,岂不吃亏?且带了缴获之物,杀尽这些反贼,引大军出洞,再同他慢慢计较。”
一声号令,数百颗人头落地,方腊手下那些遭他擒捉的文武官员,尽数斩杀当场,割了头颅装箱,要带回汴京报功,其余珍玩财宝,亦尽数装了,传令麾下人马,都往洞外汇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