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镐通。
一举揽下Snapdragon 625、650和820的代工订单,成为全球第四家掌握成熟14纳米生产工艺的芯片企业,在中高端市场彻底站稳脚跟。
加上此前一口气购入100台DUV光刻机的行为,产能上存在大量释放空间,一些产品供不应求的芯片设计公司,开始考虑把一部分订单资源向山海微电倾斜。
湾积电这次的产能空缺,给他们提了一个醒,补充完善供应链管理极为有必要。
全压在湾积电上,出现一丝一毫的意外,都会导致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与此同时。
大米科技宣布,将在紫米Note 3上搭载山海M-2自研芯片,在低端机型上应用山海M-1芯片。
另一方面,波通和BMD选择把山海微电纳入代工服务商名单,并尝试转移一部分芯片生产订单。
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湾积电损失掉27.8亿美刀的业务量,而这些消失的订单,基本被山海微电囫囵吞下。
“国产芯片的艰难崛起之路:14纳米芯片量产,彻底打破垄断!”
“正式推出14nm高性能芯片,山海M-2实现百分之百国产化!”
“挑战芯片巨头,华国芯片开始反击,14nm芯片实现量产!”
“湾积电的困局,山海微电数次绞杀,雅洲两大芯片代工企业的恩怨情仇!”
陈河宇见此,咧嘴一笑。
官媒、社媒、自媒体纷纷下场,都快把山海微电捧成了国之重器,互联网上洋溢着欢快的气息。
宛如春节般热闹!
对于华人来说,电影和芯片领域取得的双重成就,让他们自豪感倍增!
虽然大家对芯片制造的流程并不了解,也不清楚山海微电的实力,只能触达中端市场。
高精尖的芯片市场,依旧掌握在英特、高通、得州仪器这些巨头手里。
但他们明白一个朴素的道理,华国的芯片产业这一刻,真正开始崛起!
“原以为你这个年轻人喜欢说大话,哄我这个老头子开心。
没想到,这么快就给我一个大惊喜,答应你的条件,我会办到。”
孟老竟然亲自打来电话,兑现约定。
“多谢孟老,搞航空公司,绝不是一时兴起,您等着瞧就好。”
陈河宇卖了一个关子。
拿到这张昂贵的入场券,他能做的事情便更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