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护城河对岸数十步收入射程之内。
这无疑为攻城增加了难度。
任何人在这样的城池面前,强攻都不会有太好的下场。
刘承宗也一样没啥好办法,除了围到断粮或里应外合之类很难得手的法子,便只能以火炮摧毁敌台、城垛、门楼,打得它站不住人,再用云梯蚁附,占领城墙。
然而以西安府城的规模,这样的庞大攻势,会让弹药消耗上涨到一个恐怖的数字,甚至就连火炮都会成为消耗品。
好在,刘承宗并不觉得自家缺火药。
元帅府的火药储备比起大明非常少,每年也就康宁府为了抵税,往西宁运送六万到七万斤火药。
当然,这个数字如果放眼世界范围,其实已经不少了,一百多年后的美国独立战争,北美十三州殖民地的火药年产量也就这个水平。
但元帅府每年从康宁府向西宁府起运六七万斤火药,完全是因为不进行全面战争,搞那么多火药没用。
康宁府的硝石是洞硝,每洞煎炼个几千斤,制造上是辛苦了点,但运输起来很容易,装上牦牛车,沿着官道一路都有驿站,直接送到西宁府即刻。
而散布在干旱地带的土硝,制做倒是简单,运输起来就麻烦了。
就比如格尔木、哈密、敦煌的硝石矿,发现倒是发现了,制作倒也容易,但偶尔集结人手取一次还行,难以持续。
因为要持续性运输这些东西,得专门在戈壁滩上修路、建驿、打井,可做了这些,别说刘承宗的元帅府了,就是整个世界的所有战争加到一起,都消耗不掉那么多硝石。
所以元帅府没有战争的时候,干脆就不采。
毕竟硝石这东西,开采制备之后,该用就得用,放着不用容易受潮浪费。
偏偏它还不能直接大量做成火药,这个时代黑火药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根据需要,集中制作。
而且不存在七十五、十、十五这个所谓的火药最佳配比。
因为硝能通过传统提纯工艺达到极高的纯度,磺也可以,但炭不行。
不同的木料,闷制出的木炭纯度不一,在各地使用相同的配比制药,等到集中使用时,只能拿到一堆威力不一的火药。
更何况火药还要经过磨粉、造粒,分出燃速快的引药、大颗粒燃速慢的推药、小颗粒燃速快的爆药。
而真正的使用者,要面临的情况更加复杂。
比如交到手上的硝提纯不够,以至于需要增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