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师父。”方子业马上拱手道喜。
能不能开设博士后流动站,是一个人科研积累和科研成就的另外一种呈现,一般只有科研做得很好的人才能开设博士后流动站。
身为优青、研究员、产出很高的袁威宏自是有这样的资格的。
按照创伤外科目前的‘江湖地位’,方子业第一,袁威宏第二,必须要有博士的邓勇都只能屈居第三。
“你别这么吓人,你这样会让你师父我心肌梗塞的。”
“我还以为,你发疯了。”袁威宏正襟危坐,脸色依旧有点不太好看。
方子业于是意识到,老师他变了。
不,应该说自己变了,自己都不可以和老师随随便便开玩笑抖机灵、通过玩笑的手段来恭喜他了,就是,不再适合和老师开玩笑了。
对方会当真,而且会非常谨慎地审视自己的每一句话。
方子业是不需要博士后流动站的工作经历的,博士后流动站,其实是为一部分科研积累不够厚的人,积累科研厚度的中转站。
方子业如今,如果年龄够了,杰青都能拿,长江学者也不在话下。
如果不是今年毕业耽误了,他现在也是优青了,即便中南医院骨科有一个优青袁威宏都挡不住他。
“师父,您找的大体老师,找到了吗?”方子业赶紧改了话题。
袁威宏微微拱手:“以后措辞注意一点,大体老师哪里有那么好请啊?”
“不过你师父还真的在宜市找到了一个,不过要这个月中旬才可以过去拜会,你到时候和我一起。”
“好的师父。”方子业点头应下。
袁威宏接着道:“今天下午,我和隆哥、芳哥他们开了个小会,他们对你的认可度非常高,赞不绝口。”
“不是商业互吹和江湖吹捧的那种,是真的很看好你,说你很能顾及其他人的情绪。”
方子业闻言,喟然一叹,摇了摇头:“师父,其实不是我很能顾及其他人的情绪。”
“而是如今我们科室的局面,对陈芳老师和彭隆老师两人来讲,非常友好。”
“现下没有正高,他们升了之后就可以常规带组,无需像我们骨科的许多老前辈一样,背井离乡。”
方子业一眼就看到了关键。
其实很能理解。
每一个职级,人数都不同。
比如说留院的本院医师很多,比如之前的王元奇,比如说方子业,比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