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阶夜色凉如水,仰看牵牛织女星。空中漫天的繁星在没有马的马路上落下了点点星辉。
这是个清凉的夏日夜晚,不时有徐徐的阴风吹过我饱经风霜的脸颊。
几个大腹便便的行人在空荡荡的大街上散步,而那些曾经嚷嚷着减肥不吃饭的人,终会不约而同地相遇在夜晚的烧烤摊。
拎着缺斤少两猪肉的我终于屁颠屁颠地回到了炊烟袅袅的西关社区。
社区门口的小吃店正烹饪着既不好吃又不廉价的食物,这大概也是店前门可罗雀的原因。
不过,店里驴肉火烧和小米粥的捆绑套餐卖得还是蛮不错的,因为小米粥是可以免费续碗的,胃口大开的食客们一碗又一碗,直到米缸空了才肯依依不舍地离开。
与孙二娘热情揽客的为人处世风格不同,小区门口右边小卖部的部长赵大爷似乎永远都是一副与世无争的经商姿态,不曾向过往的客人们媚好。
大爷将自身那修长的身材置于摇椅上,左手拿着芦苇制成的老字号大扇子,右手采用“盲人摸象”的招数调弄着有些不在调上的收音机。
收音机终于被赵大爷给拨到了音乐节目上:“那一天爷爷领我去把京戏看/看那舞台上有好多大花脸/蓝脸的道尔顿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京戏作为国粹,竟已日渐衰微。这原因嘛,不是戏曲溘然不好听了,而是愿意听大戏的人屈指可数了。
现代的年轻人过于浮躁,宁可花着大把时间去研究岛国的电影艺术,却抽不出时间来品鉴一些戏曲艺术。当然了,把变得为数不多的时间用来街边下棋的老头们也不怎样。
有次,我们经济事务所在做假账之余,抽空去大剧院看了次京剧,结果去看的有半数人不知所云,看懂的人又有半数人不以为然,剩下几个为数不多的家伙是想扯开嗓子唱反调的。
我像唐老鸭一样大大咧咧地穿过社区那老旧的石板路,然后以一步一个脚印的方式行走在没有电梯的居民楼内的台阶上。
一楼麻将馆里的闲杂人等仍穿着休闲的衣服在牌桌上没日没夜地搓牌局。
社会上可能有许多人秉持着“见衣识人”的察言观色之术,打心底里瞧不上平日里穿着背心裤衩拖鞋的人。
但若是在我们老西关,这身看似不着调的邋遢打扮就是有钱的象征。相反西关城里那些穿衬衣西服的人,保安连小区门口都不给进,这模样造型一看就是想进门搞推销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